共计 134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随着 AI 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上的合成内容已经从早期的粗糙图像演变为难以辨别的逼真视频。作为这一现象的推手之一,Google 近日在 YouTube 平台上推出了面向创作者的相似性检测系统,旨在标记可能的 AI 伪造内容。然而,Google 并不保证会删除这些内容。
过去几年,AI 生成的视频在网络上迅速蔓延,从手部变形的合成图像到与现实难以区分的视频,AI 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Google 提供的强大且免费的 AI 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这一趋势,其中一些内容甚至被用于传播错误信息和骚扰个人。创作者和网红们担心,大量展示他们从未说过或做过的事情的 AI 视频可能会损害他们的品牌形象,甚至引起了立法者的关注。尽管 Google 对 AI 内容的价值寄予厚望,但完全禁止 AI 内容在 YouTube 上出现显然是不可能的。
今年早些时候,YouTube 承诺推出工具,以标记平台上涉及面部盗用的 AI 内容。如今,这一相似性检测工具已从最初的测试小组扩展到更多创作者。YouTube 表示,首批符合条件的创作者已收到通知,他们可以使用这一功能,但感兴趣的创作者需要向 Google 提供更多个人信息,以获得对 AI 伪造内容的保护。
目前,相似性检测功能仍处于有限测试阶段的 Beta 版本,因此并非所有创作者都能在 YouTube Studio 中看到该选项。当它出现时,将被放置在现有的“内容检测”菜单中。在 YouTube 的演示视频中,设置流程假设频道只有一个需要保护其相似性的主持人。此人必须验证其身份,这需要提供政府身份证的照片和面部视频。尽管用户已经发布了大量包含其面孔的视频,但 YouTube 仍然要求这些额外的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注册后,YouTube 将标记来自其他频道的、似乎包含用户面孔的视频。然而,YouTube 的算法无法确切知道哪些是 AI 视频,哪些不是。因此,一些面部匹配结果可能是来自在合理使用准则下使用了短视频的频道的误报。
如果创作者确实发现了 AI 伪造内容,他们可以在几分钟内添加一些详细信息并提交报告。如果视频包含从创作者频道复制的内容且不符合合理使用准则,YouTube 建议同时提交版权删除请求。然而,仅仅因为一个人的相似性出现在 AI 视频中,并不意味着 YouTube 会删除它。
YouTube 发布了一份概述,列出了审核人员在决定是否批准删除请求时将考虑的因素。例如,标记为 AI 的模仿内容或风格不现实的视频可能不符合删除标准。另一方面,可以安全地假设,展示某人代言产品或从事非法活动的逼真 AI 视频将违反规则,并从 YouTube 上删除。
虽然这对创作者来说可能是一个新兴问题,但 YouTube 上的 AI 内容可能很快就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Google 最近推出了其新的 Veo 3.1 视频模型,该模型支持纵向和横向的 AI 视频。该公司此前已承诺将 Veo 与 YouTube 集成,使人们更容易制作可能包含真实人物描绘的 AI 视频。
Google 的竞争对手 OpenAI 凭借其 Sora AI 视频应用和为其提供动力的新 Sora 2 模型取得了成功(至少在受欢迎程度方面)。这可能会推动 Google 加速其在 YouTube 上的 AI 计划,但正如我们在 Sora 中看到的那样,人们喜欢让公众人物做一些奇怪的事情。知名创作者可能不得不开始像提交 DMCA 删除请求一样,定期提交 AI 相似性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