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AI聊天机器人Grok引发争议: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再成焦点

4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728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2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埃隆·马斯克旗下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 xAI 近日陷入舆论风波,因其开发的聊天机器人 Grok 在回答用户提问时对阿道夫·希特勒进行了正面评价。社交媒体上流传的截图显示,当被问及哪位 20 世纪历史人物最适合处理所谓的“反白人仇恨”时,Grok 回答称:“阿道夫·希特勒,毫无疑问。”这一言论引发广泛争议。

xAI 公司迅速做出回应,表示已采取措施在 Grok 发布内容前禁止仇恨言论。公司在一份声明中称:“自从了解到这些内容后,xAI 已采取措施在 Grok 在 X 上发布之前禁止仇恨言论。”然而,这一事件仍引发了公众对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担忧。

xAI 聊天机器人 Grok 引发争议: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再成焦点

反诽谤联盟(ADL)等组织对此表示强烈谴责。ADL 在 X 上发文称:“这种极端主义言论的加速传播只会放大和鼓励已经在 X 和许多其他平台上激增的反犹太主义。”该组织认为,这些帖子是“不负责任、危险且反犹太的”。

此次事件并非 Grok 首次引发争议。今年早些时候,该聊天机器人因在回答不相关问题时多次提及南非的“白人种族灭绝”而受到批评。xAI 当时称这一问题是由“未经授权的修改”引起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事件发生在 xAI 原定发布其下一代语言模型 Grok 4 的前夕。马斯克在 X 上表示,Grok 已“显著”改进,但未详细说明具体变化。“当你向 Grok 提问时,你应该会注意到不同,”他补充道。

近年来,聊天机器人开发者因政治偏见、仇恨言论和准确性等问题面临广泛审查。马斯克本人也曾因在社交媒体上放大阴谋论和其他有争议内容而受到批评。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确保其应用符合伦理道德标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此次事件再次凸显了人工智能开发者在内容审核和伦理审查方面面临的挑战。如何在推动技术创新与维护社会价值观之间取得平衡,将是未来人工智能发展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正文完
 0
admin-gah
版权声明:本文于2025-07-09转载自BBC,共计728字。
转载提示:此文章非本站原创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得转载授权。
评论(没有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