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78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2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中国轨道天宫空间站的三名航天员近日完成了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太空行走任务。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任务中他们获得了一位特殊助手的支持——一个名为 ’ 悟空 AI’ 的人工智能模型。
这个以中国神话人物孙悟空命名的大型人工智能模型于 7 月 15 日随天舟九号货运飞船抵达空间站。据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介绍,悟空 AI 是基于国产开源 AI 模型开发,专门针对载人航天任务需求进行了优化。它拥有一个以航空航天飞行标准为核心的知识库,并开发了面向专业领域的大型语言模型。
在 8 月 15 日的舱外活动中,神舟 XX 号乘组首次使用该 AI 系统进行任务准备。指令长陈冬和航天员王杰在任务前一天向悟空 AI 咨询了工作计划,系统迅速提供了相关链接和指导。’ 它提供的内容非常全面,’ 王杰评价道。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工作人员邹鹏飞表示,悟空 AI 已经在轨稳定运行一个月,获得了航天员的积极反馈。该系统将地面模型与太空模型相结合,前者提供深入分析,后者解决关键复杂问题。此外,这种太空级 AI 还能通过基于场景的数据处理、优化技术和定制搜索策略提供快速准确的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悟空 AI 系统具有快速重新配置和扩展的能力,可以处理任务规划、数据分析和智能预测等多项功能。邹鹏飞强调,该系统能够为乘组人员的复杂操作和故障处理提供快速有效的信息支持,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在轨心理支持以及天地团队的协调能力。
在系统界面上,一个穿着航天服的卡通孙悟空形象漂浮在地球上方,旁边显示着轨道空间站的图像,并附有 ’ 你好,我是悟空 ’ 的问候语。这个设计灵感源自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其中孙悟空以敏捷和智慧著称。
此次神舟 XX 号乘组由指令长陈冬和航天员陈忠瑞、王杰组成,他们成功完成了持续约 6.5 小时的太空行走任务。这次任务通过轨道机械臂和地面控制团队的协同配合完成,标志着中国空间站首次应用并验证了大规模 AI 模型技术,为未来航天任务开辟了新的技术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