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65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2022 年底,OpenAI 在旧金山的一个寒冷冬日里,悄悄推出了 ChatGPT。当时,他们只是通过一篇博客和 Sam Altman 的一条推文宣布了这个消息,显得相当低调。团队内部称之为“研究预览”,显然他们并不想引起太多关注。毕竟,ChatGPT 当时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连简单的算术都做不好,还容易“胡说八道”。
然而,事情的发展远超他们的预期。发布后不久,日本用户蜂拥而至,服务器瞬间崩溃。那段时间,团队的仪表盘上几乎全是红色警报。更让人意外的是,ChatGPT 的发布正好赶上了全球顶级 AI 会议 NeurIPS,结果它一夜之间成了热门话题。错误页面“ChatGPT 当前已满载”成了大家熟悉的画面。
回想起来,团队当时并没有意识到他们正在创造一个历史性的产品。Liam Fedus 回忆说,他们最初只是觉得“挺酷的”,直到第二天才意识到,这东西可能会改变世界。
两年过去了,ChatGPT 依然没有解决高级算术问题,事实准确性也仍有待提高。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一个价值 40 亿美元的巨头,拥有 3 亿周活跃用户。它不仅改变了科技行业的格局,还成为了生成式 AI 的代名词。尽管 OpenAI 面临着来自 Anthropic 等竞争对手的压力,甚至失去了联合创始人,但 ChatGPT 的成功已经无法否认。
ChatGPT 的名字其实源于 2021 年 OpenAI 的一个项目 WebGPT,当时他们只是想做一个能搜索互联网并回答问题的 AI 工具。后来,团队从 WebGPT 的对话界面中获得灵感,决定将类似的界面接入 GPT-3.5。最初,他们给它取了个笨拙的名字“与 GPT-3.5 聊天”,后来 Nick Turley 灵机一动,简化为 ChatGPT。虽然这个名字有点奇怪,但事实证明,它已经深入人心。
在开发过程中,团队曾考虑过是否要缩小 ChatGPT 的焦点,比如专注于会议、写作或编码。但 OpenAI 联合创始人 John Schulman(后来加入了 Anthropic)坚持认为,保持广泛的焦点是正确的选择。当时,聊天机器人被视为一个不太有前途的领域,Facebook 的 Galactica AI 机器人刚刚因生成虚假研究而失败,这让团队更加谨慎。
尽管如此,Schulman 和 Altman 还是决定尽快发布 ChatGPT,认为将 AI 尽快交到人们手中至关重要。发布当天,团队并没有预料到它会如此火爆。在日本用户导致服务器崩溃后,他们开始紧张地收拾残局,刷新 Twitter,观察公众反应。他们担心人们会用 ChatGPT 做一些不好的事情,或者对它产生厌恶。
然而,ChatGPT 的表现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发布五天内,用户数量就突破了 100 万,两个月后达到了 3000 万。尽管它因准确性和偏见问题受到批评,甚至被一些学校禁止,但它的成功已经无法阻挡。
随着用户数量的增长,团队开始不断推出更新,整合用户反馈。最初的混乱逐渐平息,但团队意识到,如果他们想保持这种势头,必须做出改变。那个曾经被称为“低调研究预览”的小团队,不得不迅速扩大规模。
然而,随着 ChatGPT 的成功,OpenAI 内部也出现了一些分歧。顶级研究员 Jan Leike 辞职加入了 Anthropic,声称 OpenAI 的“安全文化和流程已经让位于闪亮的产品”。如今,OpenAI 正在努力弄清楚 ChatGPT 的未来。Nick Turley 表示,如果一年后 ChatGPT 还只是一个聊天机器人,他会非常惊讶。他认为,基于聊天的互动很快就会过时,他们真正想构建的是一个比聊天机器人更有用的工具。
尽管 ChatGPT 仍然存在幻觉问题,但团队正在努力提高其准确性、速度和呈现效果。OpenAI 也在探索如何更好地盈利,尽管目前还没有提高价格的计划,但他们已经推出了 200 美元的专业层。
ChatGPT 的成功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用户基础,还让 OpenAI 成为了科技行业的巨头。然而,随着竞争的加剧和监管的加强,OpenAI 的未来仍然充满挑战。Turley 希望,2024 年的 ChatGPT 会让人感觉像 AOL 即时通讯一样过时,而他们正在努力构建一个更加智能、更加有用的 AI 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