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944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2025 年 7 月 18 日,新加坡数字发展与信息部部长杨莉明(Josephine Teo)与全国青年科技锦标赛的冠军团队合影。团队成员包括(从左下角顺时针方向)Karen Aurelia Ho、Athaalaa Altaf Hafidz、Wilson Tedja Herryanto 和来自义安中学的李嘉琪。
在这场比赛中,配备摄像头和传感器的无人机展示了其卓越的自主导航能力,熟练地飞越了一系列障碍物,并成功将彩色球吹入匹配的管子中,最终精准降落在目标点上。这些无人机并非简单的遥控设备,而是搭载了人工智能(AI)技术,能够自主完成任务。
来自 67 所中学的 320 多名学生经过六周的训练,编程这些无人机,参加了 2025 年全国青年科技锦标赛。这是自 2023 年该赛事首次举办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吸引了来自 12 支队伍的 55 名决赛选手。比赛由新加坡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IMDA)、Google Cloud 和新加坡理工学院(SIT)联合举办,是新加坡规模最大的青少年 AI 无人机竞赛之一。
比赛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为障碍赛道,团队通过无人机成功飞越每个障碍物得分;后半部分名为“战场”,陆地机器人必须收集立方体形状的标记并将其带回团队的主场。最终,义安中学和德明中学晋级总决赛,经过激烈对决,义安中学的四人团队夺得冠军。
17 岁的李嘉琪是获胜团队的一员,他表示:“赢得比赛有点难以置信,这是一种非常美妙的感觉。”他特别提到,AI 无人机最吸引人的部分是图像识别,通过向 AI 模型输入标志图像,无人机能够准确地降落在目标点上。
全国青年科技锦标赛不仅为青少年提供了编程智能代理的技能,还与新加坡的国家 AI 战略 2.0 一致,旨在利用 AI 造福公众。2025 年的赛事中,IMDA 与 SIT 建立了新的合作伙伴关系,14 名本科生导师在培训课程中指导参赛者。24 岁的 Brendan Tan 是 SIT 软件工程专业的二年级学生,他表示,导师工作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看到他们自己解决问题”。
杨莉明在闭幕致辞中表示:“通过数字技术,我们可以为新加坡做很多事情。我相信,当你们将热情投入其中时,不仅会发现自己获得了非常有意义的体验,还会发现许多为新加坡做出贡献的机会。”
这场赛事不仅展示了新加坡青少年在 AI 和无人机技术方面的卓越能力,也为他们未来的科技发展铺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