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2224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6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新加坡报道:从 2025 年 4 月起,新加坡将逐步实施一系列改革,使新加坡人能够从 MediShield Life 政策中获得更多住院费用报销,并覆盖额外的门诊治疗以及某些突破性新疗法。
例如,普通病房前两天的住院每日报销限额将从 1,000 新元提高到 1,630 新元,而重症监护病房(ICU)的住院报销限额将增加一倍以上,达到 5,140 新元。
卫生部(MOH)表示,政策年度报销限额也将从 150,000 新元提高到 200,000 新元,以接受确保 MediShield Life 有效的委员会的建议。
强制性国家保险计划的保费将因此上涨,尤其是年长的新加坡人,尽管超过九成的人将获得帮助,以抵消这些增加的费用。
卫生部长王乙康表示,这些变化和支持措施将加强 MediShield Life 和 MediSave 系统,这两个系统结合在一起,对新加坡非常有效。
他解释说,有些国家非常注重医疗补贴,这些补贴由税收资助,但这会导致需求过剩。在医院和诊所的等待时间变得非常长,虽然护理非常便宜,但并不容易获得。
“还有其他国家则非常注重保险,需求过剩的问题变得少得多。相反,未投保的人的负担能力成为一个问题。”
“这两个安全网必须相互配合,这一点非常重要,”他在卫生部总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四年来对 MediShield Life 的首次审查建议,在医疗成本上升的情况下增加保费,并显著增强门诊覆盖,因为医疗服务的提供越来越多地从医院转向门诊、社区和家庭环境。
由方爱莲女士领导的 11 人 MediShield Life 委员会建议,未来三年的保费增加上限为 35%,平均增加 22%。
但未来三年内,大多数人无需自掏腰包支付。
卫生部在 10 月 15 日表示,超过九成的新加坡人将从 34 亿新元的 MediSave 充值和 7 亿新元的保费补贴中受益,这些补贴将超过抵消未来三年的保费增加。
MediShield Life 于 2015 年推出,上一次审查是在 2020 年。
从 2025 年 4 月起逐步实施的这些变化,将确保 MediShield Life 能够回到完全覆盖九成补贴账单的目标,正如其设计初衷。目前,该计划仅完全覆盖不到八成的补贴账单,因为成本上升侵蚀了覆盖范围。
为了控制医疗支出,扣除额和共同支付是 MediShield Life 和综合盾计划(IPs)的强制性特征,这些计划为私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基本计划之外的覆盖。
随着赔付范围扩大以覆盖更大的账单并适度控制保费上涨,住院扣除额将根据年龄和病房等级从 1,500 至 3,000 新元增加到最高 1,500 新元。
还将引入每年 500 新元的门诊扣除额,但政府将调整 MediSave 提取限额以帮助患者应对增加的费用。扣除额是投保人在提出保险索赔前必须支付的金额。
门诊治疗的共同支付将从固定的 10% 降至 3% 至 10% 的分层结构,以改善较大门诊账单的负担能力。
过于慷慨的健康保险推高了医疗成本,因为它们可能鼓励无节制的测试和治疗支出,导致更大的账单。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王乙康表示,大约一半拥有 IPs 的患者仍然最终在公立机构使用补贴护理,从而支付了他们甚至不使用的覆盖费用。
他说:“特别是那些需要长时间住院,甚至可能是 ICU 的意外健康事件,是我们最关心的。”
报销限额的增加将为新加坡人提供更多补贴医疗的保障。
“实际上,可能会产生影响,人们转向补贴医疗,认为‘也许我不需要 IP’,对吧?我们得拭目以待。”
门诊索赔和新疗法的扩展
与此同时,现有的门诊索赔限额将上调,并将新增门诊治疗和家庭医疗护理纳入覆盖范围。
这些包括首次纳入的伤口治疗、用于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非侵入性脑刺激(称为重复经颅磁刺激或 rTMS),以及为在家中舒适环境中呼吸不足的人提供机械辅助通气的服务。
目前,只有选定的昂贵门诊治疗,如肾透析、癌症放疗和器官移植的免疫抑制剂被覆盖。
肾透析的索赔限额将从每月 1,100 新元提高到 1,750 新元。
“我们非常关心的一个领域是肾透析成本一直在上升。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肾透析患者将不得不自掏腰包支付现金进行透析,这只是时间问题,”王乙康说。
国家肾脏基金会表示,随着这些变化,约 62% 的透析患者将看到他们的共同支付金额减少。其余 38% 的患者已经完全补贴。
从 2025 年 10 月起,MediShield Life 的覆盖范围将扩展到临床有效且成本效益高的高成本治疗,如卫生部列出的细胞、组织和基因治疗产品。目前,只有用于某些类型白血病和淋巴瘤的 Kymriah 在名单上。
接受采访的专家表示,医疗成本上升和人口迅速老龄化意味着未来可能会进一步调整。
国大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的林杰明副教授告诉《海峡时报》:“新加坡作为一个社会正在老龄化;我们合理地希望从医学技术的进步中受益,而新加坡是一个生活成本高昂的地方。”
“这三个基本因素不会改变,所以我们必须为未来规划,其中保费增加是这些审查的常规特征。”
他说,推荐的保费增加虽然痛苦但有必要。
“从财务上讲,我们需要为未来的健康需求预留更多资金,特别是如果我们想继续使用 IPs。从社会角度来看,我们都需要尽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过尽可能保持健康,并在生病时不必要地使用医疗系统,来使医疗成本增加更易于管理。”
南洋理工大学全资格精算师周教授表示,预防性医疗措施、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和实施成本效益高的医疗实践等策略对于确保长期负担能力至关重要。
“对于更有可能需要医疗护理的年长者来说,改善的福利提供了更大的财务保障和安心,”他说。
“然而,增加的保费强调了需要可持续的解决方案来管理医疗成本,而不对老年人造成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