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企业自动化与AI计划:现状与就业影响分析

6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944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自动化在新加坡被视为支持而非取代劳动力的工具。一项新调查显示,新加坡企业在自动化和人工智能计划上比其他东南亚国家更为保守,预计对就业影响有限。

根据《国家、市场与区域一体化》报告,新加坡企业的态度是“渐进式”和“务实”的,这可能源于对失业和岗位替代的担忧。报告还指出,大多数新加坡企业认为自动化将导致员工数量增加或保持不变。

 新加坡企业自动化与 AI 计划:现状与就业影响分析

自动化涵盖了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生产和机械自动化、通用软件和信息技术等工具的使用。该报告旨在了解七个东南亚国家的企业如何看待经济转型的四个领域:自动化和数字化、可持续发展实践、监管与治理,以及通过区域机构进行的合作。

在新加坡,调查由新加坡国立大学与政策研究所合作领导,涉及包括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和新加坡美国商会等在内的行业协会和商会。研究人员收到了 209 家新加坡企业的回复,但只有 101 份有效。

现状方面,自动化在新加坡得到广泛应用,但实施水平较低。约 13.2% 的企业报告称其业务中未使用任何自动化,近 70% 的企业仅在其业务流程的 25% 以下使用自动化。约 14% 的新加坡受访者表示其任务的 26% 至 50% 已实现自动化,而只有 2.63% 的企业在其工作的一半以上使用自动化。

在先进自动化方面,21% 的新加坡受访者表示在其流程中采用了工业机器人,仅次于柬埔寨的 21.9%。至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马来西亚以 24% 的比例位居榜首,新加坡以 19% 紧随其后。

展望未来三年,新加坡企业表达了“强烈的意愿”来深化自动化,但速度比邻国的受访者要慢。例如,39.6% 的柬埔寨企业、33% 的马来西亚企业和 31% 的印度尼西亚企业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实现其任务的 50% 以上自动化。相比之下,只有 5.4% 的新加坡企业打算在同一时期实现其任务的 50% 以上自动化。

对就业的影响方面,与一些东南亚国家的企业相比,大多数接受调查的新加坡企业预计自动化对就业的影响有限。约 40% 的新加坡受访者预计由于自动化增加,员工数量不会发生变化,而 27.3% 的受访者预计就业人数会有所增加。

其他发现包括,新加坡企业在处理问题时对与商业协会和商会合作表现出“相对较强的偏好”。超过 86% 的受访者将超过 25% 的努力分配给了这种类型的合作。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新加坡企业表示监管要求和客户期望比来自民间社会的压力更能有效推动变革。

正文完
 0
admin-gah
版权声明:本文于2025-07-22转载自CNA,共计944字。
转载提示:此文章非本站原创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得转载授权。
评论(没有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