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 生成音乐计划暴露印度版权法漏洞,1200亿卢比产业面临挑战

3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229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6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印度未经许可的音乐使用量每年估计已达 1000 亿卢比。专家指出,由 ChatGPT 或 Sora 生成的原创音乐需要透明的许可框架。

据报道,OpenAI 正进军生成音乐领域,其模型能够根据文本或音频提示生成原创音乐作品,这一举动重新引发了印度音乐和娱乐行业的广泛讨论。尽管创作者和平台看到了内容生产的巨大潜力,但专家警告称,未解决的版权、作者身份和许可问题可能会重塑印度价值 1200 亿卢比的音乐生态系统。

OpenAI 生成音乐计划暴露印度版权法漏洞,1200 亿卢比产业面临挑战

“AI 可以放大创造力,而非取代它”

BrandMusiq 创始人兼声音设计师 Rajeev Raja 表示,AI 生成音乐的创新正在开启令人兴奋的可能性。他表示:“未来几年,AI 将在加速工作流程、快速适应内容需求和支持可扩展的声音制作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音乐的灵魂仍然在于人类的创造力、情感、文化背景和叙事能力。”他补充道:“如果完全依赖算法,音乐可能会变得公式化。未来属于那些用 AI 放大想象力而非取代它的人。”

创意优势

Unpromptd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Akshay Mathur 表示:“想象一下,早上 9 点收到创意简报,到 9 点 10 分,你已经有了五个不同情绪的品牌曲目版本。这就是 AI 带来的速度。它让团队在进入录音室之前就能更早地尝试声音。尽管 AI 可以激发灵感并提供结构,但品牌声音的灵魂仍然需要人类的耳朵。那些让人难忘的音乐通常来自本能,而非算法。”

当被问及这些工具是否会民主化音乐制作时,Mathur 补充道:“完全可能。过去需要录音室、作曲家和可观预算的事情,现在可以从一台笔记本电脑开始。小型机构、独立创作者甚至学生电影制作人现在都可以创作高质量的原创配乐。这就像让每个创意人都成为迷你音乐制作人。这才是真正的美妙之处。创意不再受限于资源或成本。”

在谈到将 AI 工具整合到广告工作流程时,他表示:“想象一下,在 ChatGPT 中输入品牌脚本,然后立即听到那种情感的声音。团队可以一次性完成音乐、配音和文案的粗剪,然后再进行专业打磨。这将使前期制作阶段更快,并让客户从一开始就对最终效果有更清晰的认识。”

重塑许可和收入模式

Hoopr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Gaurav Dagaonkar 指出,印度音乐行业与其他媒体和娱乐收入合计年营业额约为 1200 亿卢比,约占整个行业的 6%。在此背景下,OpenAI 的进军可能会“改变传统的许可模式,重新定义音乐的创作、使用和变现方式。”

他补充道,权利持有人可能很快需要引入 AI 训练条款,确保数据集的透明度,并采用微许可和 API 驱动的访问方式。“印度未经许可的音乐使用量每年估计已达 1000 亿卢比。”

Dagaonkar 进一步解释说,由 ChatGPT 或 Sora 生成的原创音乐需要透明的许可框架。“用户必须知道 AI 生成的音乐是完全原创的还是基于受版权保护的作品。对于品牌、机构和创作者来说,这种区分至关重要。”

他警告称,除非有重大的人类参与,否则 AI 生成的音乐可能不符合版权保护的条件。“1957 年版权法仅授予自然人的作品权利,这意味着完全由计算机生成的音乐目前不在法律保护范围内。”随着全球 AI 音乐市场预计到 2030 年将达到 28 亿美元,他表示:“我们迫切需要界定人类创造力和算法输出之间的界限。”

法律难题:所有权、数据和责任

KS Legal & Associates 管理合伙人 Sonam Chandwani 解释说,AI 生成音乐对基于人类作者身份的现有版权框架提出了复杂挑战。“在包括印度和美国在内的大多数司法管辖区,版权仅存在于人类创造力和作者身份的领域;因此,除非有重大的人类输入,否则完全由机器生成的作品不在保护范围内。”

她补充道:“所有权通常归属于用户,前提是他们的贡献显示出创造性控制;否则,用户和 AI 开发者都无法主张版权。”

她还指出,在训练数据集中使用受版权保护的音频可能会使 OpenAI 等模型开发者面临侵权风险,除非被视为合理使用。“未经许可复制或模拟知名艺术家的声音或风格可能会涉及道德和人格权利,尤其是如果它唤起了艺术家的身份或声誉。”

尽管 OpenAI 在美国运营,但她指出,“如果音乐在印度可访问或变现,印度权利持有人仍可追究侵权索赔,尽管跨境执法仍然具有挑战性。”

定义作者身份和防范风险

律师 Prashant Mali 强调,“如果不存在人类作者身份,印度现行法律不提供版权保护。完全由 AI 生成的作品可能会进入公共领域,除非人类输入达到原创性门槛。”

关于所有权,Mali 表示:“在缺乏立法明确性的情况下,这取决于合同或平台政策。通常,提供创意提示的用户拥有使用权,但 OpenAI 在其使用条款下保留某些许可权益。”

他警告称,未经适当许可在 AI 模型训练中使用受版权保护的作品可能会引发侵权问题,尤其是如果复制了可识别的元素。“合理使用的辩护取决于使用是否具有变革性、非商业性且不会损害原作品的市场价值。”

ReBid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Rajiv Dingra 附和 Mali 的观点,他表示,在法律完善之前,“所有权和版权风险管理将主要依赖于合同、赔偿和道德 AI 实践。”

行业对混合未来的准备

Divo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Shahir Muneer 表示:“OpenAI 的进入将加速围绕 AI 创作的知识产权和权利管理的讨论。传统的许可生态系统建立在艺术家、作曲家、作词人和权利持有人之间明确的所有权基础上。AI 通过引入没有人类作者的作品颠覆了这一点。”

他认为,影响不在于取代,而在于“共存,将 AI 作为创意合作伙伴,同时保持人类创作的知识产权为基石。”

他表示:“已经有像 Suno 这样的平台通过提示生成歌曲和配乐。OpenAI 的工具目前授予使用权但不主张作者身份。我们现在需要一个商业许可框架以避免争议。”

正文完
 0
admin-gah
版权声明:本文于2025-10-29转载自Storyboard18,共计2299字。
转载提示:此文章非本站原创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得转载授权。
评论(没有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