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11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在成为首家市值 4 万亿美元的公司仅 112 天后,英伟达(NVIDIA)又创下历史,成为首家市值突破 5 万亿美元的公司。这一里程碑不仅标志着该公司在科技行业的霸主地位,也凸显了其对于全球人工智能(AI)革命的深远影响。
英伟达的市值已占标普 500 指数的 8% 以上,而这一数字可能只是开始。当前,AI 技术的推动几乎完全依赖于英伟达芯片所支持的应用场景。微软、Meta、亚马逊等科技巨头的 AI 战略,核心在于能否在数据中心中快速获取并部署英伟达的硬件。尽管一些竞争对手正试图开发替代方案,但分析师机构 Wedbush 指出,“全球只有一种芯片在推动这场 AI 革命……那就是英伟达”。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这位被誉为“AI 教父”的人物,本周向全球市场保证,英伟达并未制造泡沫。至少从公司的财务表现来看,这一说法似乎得到了支持:未来五个季度,其最新芯片的预订预计将带来 5000 亿美元的收入。黄仁勋强调,英伟达的业务远不止于简单的聊天机器人。本周的展示涵盖了与 Uber 和 Lucid Motors 合作的自动驾驶汽车、与 CrowdStrike Holdings 合作的 AI 增强网络安全、与礼来公司合作的药物研究,以及进军初具规模的量子计算领域。
然而,英伟达的崛起并非一帆风顺。2024 年 9 月,其最新芯片 Blackwell 的生产延迟引发了 13% 的股价暴跌。此外,市场曾担忧中国科技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可能颠覆美国科技行业在硬件上的支出。但这些担忧并未成为现实,英伟达的股价迅速反弹。黄仁勋表示,公司预计将销售 2000 万片最新芯片,是上一代芯片销量的五倍多。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近期会谈可能为英伟达最先进的芯片销往中国铺平道路。中国的 AI 公司渴望获得比本土芯片制造商提供的更强大的硬件。目前,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出口限制仅允许销售旧一代芯片,这是对英伟达不可阻挡的上升势头唯一的温和监管约束。
尽管如此,英伟达的未来仍面临一些潜在风险。首先,公司对台湾的依赖是一个潜在隐患——大部分最新芯片在台湾生产。其次,监管机构可能更密切地审查英伟达硬件与其专有 AI 开发软件之间的锁定关系,尽管目前这一风险尚未紧迫。此外,英伟达需要确保下游 AI 技术的推广能够产生实际回报,否则疯狂的资本支出可能会开始缩减。
英伟达的崛起不仅仅是其市值的增长,更是其重新定义“大科技”的过程。曾几何时,英伟达只是一家让电子游戏画面更出色的公司。如今,它已成为全球 AI 革命的引擎。然而,英伟达的成功也使其成为潜在的全球经济的单点故障。作为这场工业革命的核心建造者,英伟达的每一步都可能对整个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市值 5 万亿美元的背后,不仅是英伟达的辉煌,更是其承载的巨大责任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