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846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南洋理工大学(NTU)近日维持了对一名因学术不端行为而受到处罚的学生的零分评定,此前该学生提出了上诉。这一决定再次引发了关于人工智能在教育中使用的广泛讨论。
在 7 月 18 日的一份声明中,南洋理工大学表示,审查该学生上诉的委员会发现了其论文中存在 14 处虚假引用或数据,并指出这些不仅仅是“打字错误”或排版错误。其中一个例子是引用了不存在的来源。
“委员会规定,引用不存在的来源是一种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因为准确引用来源是学术研究和写作的基础,”南洋理工大学表示。“引用不存在的来源构成了一种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
该校还补充说,此类错误通常与生成式人工智能(Gen AI)工具产生的事实错误有关。
该作业是南洋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关于健康、疾病爆发和政治课程的一部分。三名选修该课程的学生在 4 月份因同一篇论文获得了零分,此前他们的提交被标记为包含不存在的学术引用和统计数据,或断开的网页链接。
此案在 6 月 19 日一名学生在 Reddit 上的帖子走红后曝光。在帖子中,她声称自己因在课程最终论文中的引用错误和使用参考文献整理工具而被指控使用人工智能。
南洋理工大学此前已确认,课程讲师在整个学期中明确禁止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并警告学生任何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将导致零分。该作业占最终成绩的 45%。
该学生的上诉案件由委员会审理,她此前表示自己只使用了参考文献整理工具,并提交了更新的引用来纠正之前的错误。
关于委员会维持零分的决定,她在 7 月 18 日接受《海峡时报》采访时表示,虽然她不完全同意其推理和结论,但她已准备好继续前进。
“我尊重南洋理工大学的决定,并将其视为我这边的不幸,”她说。
与此同时,第二名同样受到处罚的学生提出的上诉请求早些时候被拒绝。第三名学生没有提交上诉。
南洋理工大学在 7 月 18 日表示,所有学术不端行为的案件都记录在学生的内部档案中。
“上诉委员会的结果是最终决定,”南洋理工大学表示。“我们敦促大家尊重上诉程序的完整性,避免对任何涉及的个人进行人身攻击。”
“大学致力于保障大学教职员工和学生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