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82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来自可穿戴设备的健康数据有望显著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一位教授正在开发一种创新设备,旨在实现这一目标。
可穿戴健康技术的应用范围正逐渐超越智能手表和健身追踪器。据 MIT 媒体艺术与科学副教授 Canan Dagdeviren 博士介绍,这类技术未来有望用于检测和治疗乳腺癌等疾病。
Dagdeviren 教授专注于开发可贴合于身体各部位(如皮肤、乳房甚至大脑)的柔性设备。在最近与 Bloomberg 的访谈中,她详细介绍了其团队正在研发的乳腺癌监测设备。这些设备能够采集生物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以便进行健康状况的解释和分析。
这种设备被描述为一种可穿戴的超声波贴片,能够在医生办公室外进行乳腺癌筛查。
Dagdeviren 指出,目前乳腺癌筛查的标准方法是乳房 X 光检查,她将这种方法描述为一种 ’ 痛苦 ’ 的技术,且效果并不理想,尤其对乳房密度较高的女性而言。
相比之下,Dagdeviren 表示其团队研发的设备具有无辐射、非侵入性等优点,且能在 ’ 亚秒 ’ 级别内检测到异常。最具有侵袭性的癌症表型——间隔期乳腺癌,往往在两次乳房 X 光检查之间发展。Dagdeviren 表示,这种延迟诊断将患者的生存率降低了 22%。
该设备通过持续佩戴收集大量数据,并与人工智能技术协同工作。这两个因素使其能够估计异常的进展情况或监测病情随药物治疗的变化。Dagdeviren 表示,这有望将生存率提高到 98%。
Dagdeviren 将心率、呼吸或排尿活动等生物信号称为 ’ 生物语言 ’。借助正确的工具,这种语言可以被翻译以监测健康状况,并在医疗专业人员的帮助下制定个性化干预措施。
MIT 目前正在对该设备进行人体试验,Dagdeviren 希望该技术能在四到五年内面向消费者推出。
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可穿戴健康技术持续监测用户的健康状况,以便在病情出现时进行早期检测。在较小范围内,智能手表或智能戒指等设备显著提高了其监测能力,甚至可以检测睡眠呼吸暂停、高血压或疾病的早期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