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848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作为一个从 Office 97 就开始使用微软办公软件的老用户,我对 Copilot 的期待最终变成了一场令人失望的闹剧。这次微软的操作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记得那天早上,我正在用 Word 赶一份报告,突然弹出一条通知说价格要涨 30%。我当时就懵了——这涨价来得也太突然了吧?连个提前通知都没有。更离谱的是,我明明买的是年费套餐,通知里却说我用的是月费计划。这种低级错误出现在微软这种大公司身上,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说到 Copilot 的功能,我只能用 ’ 鸡肋 ’ 来形容。上周我试着让它帮我写个简单的会议纪要,结果出来的东西简直没法看,就像个刚入职的实习生写的。还有那个照片转 PPT 的功能,虽然勉强能用,但效果也就那样吧。说实话,这些功能真的值 30% 的涨价吗?
最让我恼火的是,我同时有工作和个人两个账号,结果 Copilot 居然不能同时用。这不是明摆着坑人吗?我为微软付了两份钱,却连基本功能都用不了,这算什么事儿?
说到通知,微软这次真是把用户体验踩在脚底下摩擦。涨价通知居然是通过手机弹窗发的,连封邮件都没有。我认识的几个朋友更惨,他们的订阅价格直接从 10 欧元涨到了 13000 欧元!这小数点放错位置了吧?
还有那个强制安装 Copilot 的操作,真是让人无语。虽然能关掉,但那个选项藏得也太深了。我花了半小时才找到怎么关掉 Word 里的 Copilot,至于其他软件?微软说 ’ 下个月再说吧 ’。这态度,真是让人火大。
说实话,我觉得微软这次是铁了心要推 Copilot,不管用户愿不愿意。他们甚至搞了个 ’ 经典版 ’ 来安抚老用户,但谁知道这个选项能撑多久呢?我猜最多两年就会被取消。
说到底,微软这次的操作就是为了钱。他们算得很清楚,就算有 10% 的用户退订,他们还是能多赚 17 亿美元。这数字听着就吓人,难怪他们不在乎用户的感受。
作为一个老用户,我真希望微软能好好反思一下。他们明明可以做得更好,比如先做个测试版,听听用户的反馈。但显然,他们选择了最简单粗暴的方式。这次经历让我对微软的印象大打折扣,希望他们能吸取教训,别再这么折腾用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