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49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与可穿戴技术的互动日益频繁,这些技术正变得越来越智能和互动。其中,增强现实(AR)眼镜因其独特的亲密体验,逐渐受到大众的青睐。
上周,Meta 公司揭开了其最新 AR 眼镜——Orion 的原型。这款眼镜外观类似普通阅读眼镜,但采用了全息投影技术,用户可以通过透明镜片看到虚拟图形叠加在现实世界中。
Meta 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称 Orion 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智能眼镜”。他预言,智能眼镜将成为未来主要的通信工具,取代智能手机的地位。
然而,这是否只是企业的宣传噱头?AR 眼镜真的能为我们带来新的福音吗?
旧技术,新面貌
Orion 眼镜所使用的技术并非全新。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计算机科学家伊万·苏泽兰就发明了首个增强现实头戴式显示器。随后,加拿大工程师斯蒂芬·曼恩在 80 年代开发了类似眼镜的原型。
90 年代,研究人员和科技公司通过头戴式显示器和可穿戴计算设备不断推进这项技术。与许多技术发展初期一样,这些技术最初主要应用于军事和工业领域。
2013 年,随着智能手机技术的成熟,谷歌进入 AR 眼镜市场。但由于隐私问题、高成本和功能局限,消费者并未表现出浓厚兴趣。
尽管如此,微软、苹果和 Meta 等公司并未放弃,继续研发类似技术。
内部观察
Meta 列举了 Orion 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智能眼镜”的几个原因,包括其小型化技术、广阔的视野和全息显示。这些显示器提供了引人入胜的 AR 体验,创造了新的人机交互范式。
Orion 还内置了智能助手 Meta AI,通过语音命令、眼动和手势跟踪以及腕带操作,帮助用户完成任务。
这些功能使得 AR 眼镜越来越适合大众消费,但获得广泛消费者接受仍面临挑战。
一系列挑战
Meta 需要解决四类挑战:
- 穿戴、使用和与其他眼镜集成 AR 眼镜的便利性
- 生理方面,如眼镜产生的热量、舒适度和潜在的眩晕
- 操作因素,如电池寿命、数据安全和显示质量
- 心理因素,如社会接受度、隐私信任和可访问性
这些因素与智能手机获得接受时的情况类似。早期采用者将看到采用 AR 眼镜的好处多于风险,创造一个逐渐扩大的利基市场。
马克·扎克伯格(左)感谢 UFC 战士布兰登·莫雷诺在上周的 Meta Connect 大会上演示 Ray-Ban Meta 智能眼镜的实时翻译功能。[Godofredo A. Vásquez/AP]
与苹果在 iPhone 上所做的类似,Meta 将不得不围绕 Orion 构建一个数字平台和生态系统。这将允许在教育、远程工作和增强协作工具中应用更广泛。
Orion 的全息显示允许用户在现实世界中叠加数字内容,并且由于是免提操作,沟通将更加自然。
创造性破坏
智能眼镜已经在物流和医疗保健等工业环境中使用。Meta 计划在 2027 年向公众推出 Orion。
届时,人工智能可能已经发展到虚拟助手能够看到我们所见的地步,物理、虚拟和人工将共存。此时,笨重的智能手机的需求可能会减少,通过创造性破坏,一个行业可能会取代另一个行业。
研究表明,虚拟和增强现实头戴设备行业到 2034 年将达到 3700 亿美元。
剩下的问题是,这实际上是否会造福我们。关于智能手机技术对生产力和福祉的影响,已有许多争论。一些人认为它主要通过增加连接性、信息访问和生产力应用使我们受益。但也有人表示,它只是创造了更多的工作、分心和精神疲劳。
如果 Meta 如愿以偿,AR 眼镜将通过提高生产力来解决这个问题。咨询公司德勤同意,称这项技术将提供免提访问数据、通过数据共享实现更快的沟通和协作。
它还声称智能眼镜将减少人为错误,实现数据可视化,并监控佩戴者的健康和福祉。这将确保高质量的体验、社会接受度和与物理过程的无缝集成。
但这一切是否成真将取决于 Meta 等公司如何应对与 AR 眼镜相关的许多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