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 Ray-Ban智能眼镜Live AI功能体验: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67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666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2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最近体验了 Meta 与 Ray-Ban 合作的智能眼镜,其中 Live AI 功能号称能解决各种生活难题。听起来很酷炫,但实际使用体验却有些令人失望。

圣诞节前夕,我准备开车去岳父母家过节,想提前规划第二天的早餐。凌晨五点,面对冰箱里的 ’ 灾难现场 ’——感恩节剩菜、两个鸡蛋、希腊酸奶和枫糖浆,我尝试使用 Live AI 功能。然而,AI 给出的建议(炒蛋、煎蛋卷或酸奶冻糕)完全不符合实际情况,因为我既没有新鲜水果,也没有足够的鸡蛋和牛奶。

Meta Ray-Ban 智能眼镜 Live AI 功能体验: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转战晚餐计划时,冷冻室里只有披萨和冷冻蔬菜。Live AI 的建议依然是冷冻餐、炒菜和砂锅菜,最后我不得不选择点外卖。这个案例暴露了 Live AI 的主要问题:用户往往不知道何时该使用它,而得到的答案又常常显而易见,缺乏实际帮助。

虽然宣传称 Live AI 能像朋友一样自然对话,但实际上需要特定的提问技巧才能获得有用信息。例如,询问书架上的书该读哪本时,它只会给出 ’ 读你感兴趣的书 ’ 这样毫无意义的回答。

不过,Live AI 偶尔也能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在询问如何装饰家庭办公室时,经过多次追问,它最终给出了具体建议:色彩丰富、设计有趣的海报,并推荐了 Lisa Congdon 和 Camille Rose Garcia 等艺术家。虽然我最终选择了朋友在 Instagram 上推荐的艺术家,但这次体验至少证明了 Live AI 的潜力。

总的来说,Live AI 的愿景很美好——让我们都像托尼·斯塔克一样拥有智能助手。但现实是,用户需要学习如何与它有效互动,否则很可能会回归传统的谷歌搜索方式。这项技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才能真正实现其承诺的智能生活体验。

正文完
 0
admin-gah
版权声明:本文于2025-01-27转载自The Verge,共计666字。
转载提示:此文章非本站原创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得转载授权。
评论(没有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