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475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2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在 AI 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每天在网上看到的内容越来越难以分辨真假。Instagram 的老大 Adam Mosseri 最近就在 Threads 上发帖提醒我们,别太相信网上那些图片,因为 AI 生成的假货实在是太多了。他说,作为平台,他们的责任就是尽量给这些 AI 生成的内容打上标签,但总有些漏网之鱼。所以,除了标记内容,平台还得提供更多关于发布者的背景信息,让用户自己判断内容的可信度。
Mosseri 的话让我想起,就像我们在用 AI 搜索引擎时,得记住这些聊天机器人有时候会自信满满地撒谎一样,我们在网上看到的东西,也得先看看是谁发的。Meta 现在还没提供太多这方面的信息,但最近他们暗示会有大动作,可能会改变内容规则。
听起来,Mosseri 的想法有点像 X 和 YouTube 上的 Community Notes,或者是 Bluesky 的自定义过滤器,都是让用户自己来判断和 moderation 内容。Meta 会不会也搞个类似的功能呢?虽然他们没明说,但大家都知道,Meta 有时候也会借鉴别人的好点子。总之,在这个 AI 生成的世界里,我们得学会多留个心眼,别轻易相信眼前的一切。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