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如何揭示细菌三十亿年进化史:一万亿物种的奥秘

43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1188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地球上存在着大约一万亿种微生物,其中绝大多数是细菌。这些单细胞生物既没有骨骼,也无法像大型动物那样在地质记录中留下清晰的痕迹,这使得科学家们长期以来难以确定细菌早期进化的时间线。然而,借助机器学习技术,研究人员如今得以填补这一空白。这项新研究近日发表于《科学》杂志,揭示了细菌在大约 24 亿年前地球氧气饱和之前很久就具备了利用氧气的能力。

人工智能如何揭示细菌三十亿年进化史:一万亿物种的奥秘

大约 45 亿年前,一个火星大小的天体与地球相撞,形成了月球。这一剧烈事件将地球表面化为熔岩,几乎摧毁了此前可能存在的任何生命。此后,单细胞微生物作为所有现存生物的祖先出现,并在生命历史的前 80% 时间里统治着地球。

进化生物学家 Theodosius Dobzhansky 曾于 1973 年指出,生物学中的一切只有在进化的光照下才有意义。然而,地球早期生命的进化历程究竟如何展开?通过比较现代生物的 DNA 序列,科学家们得以揭示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例如,人类与蘑菇的亲缘关系比与苹果树更近。然而,DNA 序列的比较无法精确确定进化事件发生的时间。

地质记录显示,大约 24 亿年前,地球大气层经历了一场剧变。蓝细菌发明了光合作用,从太阳中获取能量,但这一过程也产生了氧气。在数百万年的时间里,氧气逐渐积累,最终引发了“大氧化事件”。在此之前,地球几乎不含氧气,生命尚未适应这一变化。事实上,氧气对未接触过它的细菌来说是一种有毒气体,其释放可能导致了大规模灭绝。幸存的细菌要么进化出利用氧气的能力,要么退回到氧气无法渗透的地球深处。

大氧化事件不仅对生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还为科学家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时间节点。研究人员利用这一事件作为“化石”校准点,通过人工智能(AI)模型预测了细菌的进化时间线。

他们首先训练了一个 AI 模型,从细菌的基因中预测其是否与氧气共存。现代细菌中,许多种类(如蓝细菌和海洋细菌)使用氧气,而另一些(如肠道细菌)则不需要。这一机器学习任务相对简单,因为氧气的化学特性显著改变了细菌的基因组,提供了丰富的线索。

随后,研究人员将这一模型应用于预测过去哪些细菌使用了氧气。现代技术不仅允许他们估计现代物种之间的关系,还可以推断每个祖先在其基因组中携带的基因。通过结合地质学、古生物学、系统发育学和机器学习的结果,他们显著细化了细菌进化的时间线。

研究结果揭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转折:一些能够利用氧气的细菌谱系在大氧化事件之前约 9 亿年就已存在。这表明,这些细菌即使在大气中氧气稀缺的情况下,也进化出了利用氧气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蓝细菌在进化出光合作用之前,就已经具备了利用氧气的能力。

这一发现不仅重塑了科学家对细菌进化历史的理解,还展示了生命如何随着地球环境的变化而进化。通过将全球范围的地质事件与机器学习相结合,这一研究为探索地球生命的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信息: 《科学》
本文由 The Conversation 提供,根据知识共享许可重新发布。阅读 原文

正文完
 0
admin-gah
版权声明:本文于2025-04-06转载自Phys.org,共计1188字。
转载提示:此文章非本站原创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得转载授权。
评论(没有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