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辅助技术如何重塑公共空间体验?

5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1134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人工智能(AI)与可穿戴设备的结合正在重新定义用户与环境及彼此之间的互动方式。尽管这些新技术的影响尚未被完全理解,但它们正逐步改变我们对公共空间的体验和想象。

对于许多残疾人来说,技术与身体的联系并不陌生。辅助技术——旨在支持残疾人的工具和产品——几十年来一直在帮助他们减轻结构性和制度性障碍。虽然沉浸式和可穿戴技术严格来说不被视为辅助技术,但它们有潜力彻底改变残疾用户与其空间体验之间的关系。

 人工智能辅助技术如何重塑公共空间体验?

例如,Ray-Ban 的 Meta 眼镜通过 Be My Eyes 应用,利用 OpenAI 的大型语言模型 ChatGPT 描述摄像头捕捉到的内容,将智能手机变成了视觉助手。此外,脑机接口、AI 驱动的假肢和骨锚式助听器等技术更紧密地与身体结合,进一步拓展了残疾人的能力边界。

这些技术生成的环境数据不仅改变了我们如何穿越和理解空间,还影响了我们彼此之间的关系以及我们与周围物理环境的互动。我们正处在一个关键节点,个人使用的人工智能技术可能会深刻影响城市的未来。

然而,获取这些技术并非易事。可穿戴设备通常价格昂贵,而关于使用技术使盲人和聋人及其文化隐形的能力主义思维也是一个问题。一些人可能天真地认为所有盲人和聋人都在寻求一种生物技术“奇迹”,但实际情况远非如此。

此外,技术如何捕捉或描述其数据可能与用户现有的空间感不符,获取技术也可能导致残疾人之间面对面社区建设的减少。这些问题凸显了技术在改善残疾人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作为一名残疾研究学者,我佩戴耳后式助听器以增强听力体验。助听器使用 AI 和机器学习来感知和调整声音环境,帮助我应对日常生活中为没有听力损失的人配置的空间。然而,长期暴露在城市嘈杂的环境中会带来听觉健康风险,如噪音引起的听力损失或耳鸣,并可能导致更广泛的健康问题。

人工智能技术可能会加剧获取、特权和行动自由的问题,这不仅体现在谁能够购买和使用设备,还体现在数据及其应用上。数据可能在种族、性别、性取向和残疾方面存在偏见。科学研究和媒体描述往往强调技术在“修复”被视为功能医学缺陷的身体方面的善意可能性,但关于残疾人控制叙事、在 AI 和机器学习领域担任关键角色的讨论则少得多。

我们还目睹了对数字孪生——创建高度精确的数字模型——的兴趣日益增长,从人类心脏到整个城市。然而,城市孪生似乎未能捕捉到残疾人所经历的许多细微环境障碍。

并非每个人都能、应该或希望被技术“辅助”或增强。存在医疗、身份和文化、经济承受能力、法律、道德和伦理方面的担忧。例如,脑机接口研究提出的问题包括法律能力和自我所有权的担忧,以及设备生成数据的所有权。

随着 AI 和辅助技术在日常城市生活中的使用增加,我们需要尽早解决这些问题。如果残疾人没有充分参与这些讨论和决策,那么城市将变得更不——而不是更——无障碍。

正文完
 0
admin-gah
版权声明:本文于2025-07-03转载自Tech Xplore,共计1134字。
转载提示:此文章非本站原创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得转载授权。
评论(没有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