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552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2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最近,微软与卡内基梅隆大学的一项研究引发了广泛关注,这项研究深入探讨了 AI 对我们思维方式的影响。作为一个经常使用 ChatGPT 的用户,我发现自己有时会不自觉地依赖它。例如,上周写报告时,我甚至懒得构思基本框架,直接让 AI 帮我列提纲。这种习惯让我开始反思:AI 是否正在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
这项研究调查了 300 多名知识工作者的 AI 使用情况,结果令人深思。研究发现,当我们觉得 AI 可靠时,大脑往往会自动 ’ 躺平 ’。特别是在处理看似低风险的任务时,我们甚至懒得检查 AI 的输出。这让我想起一次尴尬的经历:用 AI 写邮件后,发出去才发现里面有个明显的语法错误。
然而,当我对 AI 的输出持怀疑态度时,情况却截然不同。例如,有次让 AI 分析数据时,因为不太相信它的结论,我反而花了更多时间验证。这种矛盾的现象与我们对搜索引擎的态度如出一辙——既依赖又怀疑。
研究还提到一个令人警醒的现象:’ 创意同质化 ’。确实,AI 生成的内容往往大同小异。记得有次让几位同事用不同的 AI 工具写同一主题的文章,结果发现成品几乎如出一辙。这让我意识到,过度依赖 AI 可能会削弱我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尽管如此,AI 在某些方面确实能显著提高效率。关键在于找到平衡点:既要充分利用 AI 的优势,又要保持自己的判断力。毕竟,我们不想变成只会按按钮的 ’ 工具人 ’,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