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694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2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似乎越来越难分辨一段文字的真实来源。前几天我在写一份报告时,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如果别人质疑我引用的内容,我该怎么证明这些文字确实是我自己写的?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一阵子。
说来也巧,就在这个时候我发现了 Grammarly 新推出的 ’ 作者身份 ’ 功能。说实话,一开始我对这种追踪功能是持怀疑态度的。但试用之后,我不得不承认它确实有点东西。比如我在测试时,故意从 Grammarly 官网上复制了一段文字,它居然准确识别出来了,还标注了具体来源。这让我想起之前有个朋友因为引用不当被质疑抄袭的事,要是当时有这个功能,他就能轻松自证清白了。
使用起来其实挺简单的。在 Google Docs 里,只要点击右下角那个小小的指纹图标(前提是你得先装好 Grammarly 插件),然后选择 ’ 追踪写作活动 ’ 就行了。不过要注意的是,目前这个功能只能在 Chrome 或者 Edge 这些基于 Chromium 的浏览器上使用。
最让我觉得实用的是它的报告功能。它会详细列出你文档中哪些内容是手动输入的,哪些是从已知来源复制的,甚至还能识别出那些 ’ 来路不明 ’ 的内容。虽然测试版偶尔会有些小问题,比如把 AI 生成的内容误判为未知来源,但整体来说已经相当不错了。
作为一个经常需要写东西的人,我觉得这个功能特别适合那些对文字来源要求严格的场合。比如学术写作、新闻报道,或者像我这样需要经常提交报告的工作场景。它不仅能帮你避免抄袭的嫌疑,更重要的是能让你对自己的写作过程有更清晰的了解。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这个功能很实用,但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保持写作的原创性。毕竟,再好的工具也只是辅助,真正有价值的还是我们自己的思考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