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520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在 2025 年 6 月的悉尼电影节上,澳大利亚著名导演乔治·米勒以其标志性的风格发表了关于人工智能(AI)在电影制作中角色的看法。作为《Mad Max》系列的导演,米勒正在领导首届 Omni 1.0 AI 电影节的评审团。他表示:“AI 可以说是制作动态图像中最具动态发展的工具。作为一名电影制作人,我一直被工具所驱动。AI 将长期存在并改变一切。”
尽管 AI 在电影行业的应用引发了广泛争议,尤其是在去年好莱坞长达 118 天的罢工中,AI 的威胁成为了核心议题之一,但米勒并不完全认同这些负面评价。他认为,AI 的快速发展正在推动电影叙事的进化,而不仅仅是侵蚀其本质。
“这是人类创造力和机器能力之间的平衡,这就是争论和焦虑的所在,”米勒说。他将当前的时代比作文艺复兴时期,当时油画的引入引发了类似的争议。“艺术必须进化。虽然摄影成为了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但绘画仍在继续。两者都发生了变化,但两者都得以延续。艺术改变了。”
Omni AI 电影节的创始人 Aryeh Sternberg 和 Travis Rice 将这一活动定位为巩固澳大利亚作为 AI 生成电影全球中心的声誉的大胆尝试。Rice 表示,自他们在 4 月举办 Omni 0.5(某种意义上的彩排)以来,提交给 Omni 1.0 的数百部作品的质量有了显著提高,这是因为技术能力的加速发展。
米勒作为评委,表示他将密切关注业界所称的“AI 垃圾”。他强调,情感共鸣——而非技术新颖性——是衡量任何电影价值的真正标准。“有些电影你一到停车场就忘记了。有些电影则伴随你一生,成为你感知世界方式的一部分。”
尽管批评者经常认为机器制作的电影在情感上是空洞的或公式化的,但 Rice 认为这种批评同样适用于当前人类制作的内容。“人类‘特别的东西’这一想法很吸引人,但我也认为,在我们观看的任何频道上,已经有大量空洞、非常肤浅、非常空洞的内容,”Rice 说。“我们致力于展示引人入胜的叙事,而不仅仅是华丽的技术演示、病毒式传播的片段或愚蠢的短暂 meme。”
米勒认为,AI 的可访问性将改变游戏规则。“它将使任何有电影叙事愿望的人都能进行屏幕叙事,”他说。“我知道有些不到十岁的孩子已经在使用 AI。他们不需要筹集资金。他们正在制作电影——或者至少是在拼接镜头。这更加平等。”
Rice 还指出,AI 可以为那些可能被政府压制或在拍摄时成为目标的地区的创作者发声。例如,在 Omni 1.0 收到的提交作品中,有一部来自马来西亚,讲述的是当地的警察腐败。“这个特定的故事……在马来西亚(没有 AI 的情况下)制作将非常危险,”Rice 说。
至于 AI 对人类就业的威胁,米勒持达尔文主义的观点:“我制作的第一部电影《Mad Max》的演职人员名单上有 30 人。我制作的最后一部电影《Furiosa》的演职人员名单上有超过 1000 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 CGI 视觉效果艺术家。”
米勒回忆起最近与一群电影制作人的对话,其中一位刚刚观看了 2015 年的英国纪录片《Listen to Me Marlon》。纪录片制作人使用了 2015 年最先进的软件来创建马龙·白兰度朗诵《麦克白》的 3D 渲染。“在未来,任何想为其支付版权费的人都可以在他们的电影中拥有马龙·白兰度,”这位电影制作人曾对米勒充满热情地说。但另一位导演——“比我们大多数人都年轻和聪明”,米勒回忆道——不同意。
“[他们] 回答说,是的,你会有一个看起来像马龙·白兰度的角色,但你不会拥有接近马龙·白兰度的东西。你不会拥有那种参与感,那种表演源自于其他演员、导演、编剧等之间的协作努力。你不会拥有白兰度的本质。
“这适用于一切——无论是歌曲、小说还是其他任何东西。
“你不会拥有那种人类的本质。”
Omni 1.0 AI 电影节获奖作品的放映将于 2025 年 11 月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