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可信度存疑,但使用量持续攀升:ChatGPT与Google的AI革命

4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1270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尽管公众对生成式 AI 的可信度存疑,但这类技术的使用量仍在持续攀升。ChatGPT 和 Google 的 AI Overviews 等工具正在重塑人们与互联网互动的方式,但它们的可靠性依然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生成式 AI 在在线搜索领域的应用呈现爆炸式增长,即便许多用户对其技术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持保留态度。据《Axios》首次报道的数据显示,ChatGPT 目前每天处理约 25 亿次用户查询,其中 3.3 亿次(约 13%)来自美国,相当于每年处理 9125 亿次查询。此外,ChatGPT 在 4 月份成为全球下载量最多的应用程序,并在 6 月份其 App Store 下载量超过了 TikTok、Facebook、Instagram 和 X 的总和。自 2022 年底推出以来,ChatGPT 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已成为全球互联网用户互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尽管 OpenAI 的聊天机器人距离超越 Google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Google 每年处理约 5 万亿次查询——但 ChatGPT 可能会在 OpenAI 推出其备受期待的网络浏览器后迅速缩小差距。

生成式 AI 可信度存疑,但使用量持续攀升:ChatGPT 与 Google 的 AI 革命

ChatGPT 对在线搜索行业的巨大影响最明显的体现是 Google 的应对措施。Google 推出了自己的生成式 AI 功能,AI Overviews 已成为用户与 Google 搜索引擎互动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与此同时,Google 还面临着来自 Perplexity 的竞争,这家以生成式 AI 为核心的在线搜索初创公司最近推出了自己的网络浏览器 Comet,试图与 Chrome 和 Safari 等行业巨头抗衡。Google 在 5 月份推出的 AI Mode 功能进一步将生成式 AI 融入搜索体验,其操作方式与 Perplexity 颇为相似。

尽管生成式 AI 在在线搜索中的使用量大幅增长,但许多用户对其提供的响应仍持谨慎态度。一项调查显示,超过 1100 名美国人中,只有 8.5% 的人表示他们“始终信任”从 Google 的 AI Overviews 收到的信息,而约 21% 的人则完全不相信该功能提供准确信息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超过 40% 的受访者很少或从不点击 AI Overviews 中提供的附带网络链接以验证 AI 响应的原始材料。这表明,许多用户在日常搜索中默认与生成式 AI 互动,却对其提供的答案缺乏信任。

然而,另一项研究发现,大多数人在至少一个领域信任 ChatGPT 胜过人类专家,但当涉及法律或医疗建议等敏感话题时,这种信任会显著减弱。此外,AI 生成响应的语气也会影响用户对其可信度的判断,过于奉承的响应往往被认为不够可信,而语气中性的响应则更容易获得信任。

尽管大型语言模型通常被训练为最大化事实性,但它们仍可能不可预测地陷入“幻觉”——即提供看似真实但不准确的信息。为了提高用户对 AI 系统的信任,一些领先的 AI 开发者,如 OpenAI 和 Anthropic,已经启动了旨在解释和理解 AI 系统内部复杂过程的计划,以增强这些系统的性能和用户的信心。

生成式 AI 的崛起无疑正在改变互联网的格局,但其可信度问题仍然是用户和开发者共同面临的挑战。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如何在提高 AI 性能的同时增强用户的信任,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关键。

正文完
 0
admin-gah
版权声明:本文于2025-07-23转载自Zdnet,共计1270字。
转载提示:此文章非本站原创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得转载授权。
评论(没有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