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mework Desktop:模块化台式机的创新与性能评测

44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2168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6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Framework 以其模块化、可升级和可维修的笔记本电脑设计而闻名,然而,其首款台式机的处理方式却出人意料,甚至可能引发争议:它制造了一台实际上比大多数台式机更少模块化的电脑。尽管如此,这款台式机并非像 Mac Mini 那样难以拆解,但也不属于传统的迷你台式机。

Framework Desktop 的尺寸令人印象深刻,大约相当于几本精装书立在桌面上的大小。其黑银色的机箱刚好能容纳一个 mini-ITX 主板、散热器和电源——此外还有两个模块化的前置端口和前面板上可定制的 21 块塑料瓷砖,增添了一些趣味性。其 AMD Strix Halo APU 性能出奇地强大。即使是基础配置,也能在 2.5K 分辨率下提供不错的游戏帧率,而最高配置则配备了更强大的处理器和 128GB 共享内存,足以运行像 Llama 3.3 70B 这样的大型本地语言模型。

Framework Desktop:模块化台式机的创新与性能评测

当然,用户可以选择购买或组装一台更大、更强大的迷你台式机,并且它实际上会比 Framework 更具升级性。如果用户只是想要一台用于基本操作的微型台式机,市场上也有许多品牌提供更便宜的预装机型。但没有一台能与 Framework Desktop 相提并论。它是一台简单、紧凑的电脑,足以胜任严肃的游戏或内容创作,并且没有任何预装垃圾软件。它的组装非常容易(甚至不需要涂抹导热膏),性能强大,设计讨喜且一眼就能认出是 Framework 的产品。

Framework Desktop 的主板基于 AMD 的 Strix Halo APU:这是一颗集成了 CPU 和显卡核心的强大芯片。基础配置起价为 1,099 美元,配备 Ryzen AI Max 385 芯片(8 核 CPU,32 核显卡)和 32GB 共享内存。Max Plus 395 型号(16 核 CPU,40 核显卡)则分别配备 64GB 或 128GB 内存,售价为 1,599 美元和 1,999 美元。每个配置都包括预装散热器和 Wi-Fi 模块的主板、机箱以及 400W 的 FlexATX 电源。

如果添加电源线、Cooler Master CPU 风扇、两个模块化前置扩展卡、Windows 许可证、512GB SSD 以及必要的前面板瓷砖,至少需要额外支付 287 美元。当然,用户还可以选择增加更多存储空间(考虑到现代游戏的体积),或选择更高端的风扇如 Noctua,或增加前置扩展卡。除了 Framework 专有的热插拔扩展卡外,用户还可以自行采购这些组件,如果已经拥有或能在其他地方找到更便宜的配件。

这款小电脑重量不到七磅,便于携带到任何 LAN 派对或 BYOC 活动,尤其是如果配备了手柄。评测单元售价约为 1,600 美元,配备了 Ryzen AI Max 385 主板、两块 1TB SSD、基础风扇、可选携带手柄(“即将推出”)、透明侧板、Windows 11 Pro、电源线以及多种扩展卡和有趣的前面板瓷砖。Framework 还提供了 Max Plus 395 主板,配备 128GB 内存(也可以单独购买,价格为 1,699 美元),并配备第三块 1TB SSD,以便进行更高配置的基准测试和 DIY 升级。

与 Framework 的 Laptop 13 和 Laptop 12 的 DIY 版本类似,Framework Desktop 也是部分预装的。用户只需安装风扇、最多两块 NVMe SSD、两个前置扩展卡、前面板瓷砖,并安装携带手柄(虽然目前尚未开放订购,Framework 也尚未确认其价格)。操作系统的安装时间可能会比初始硬件设置更长。

整体做工非常出色,机箱的外壳和内部框架设计直观。它刚好能容纳主板和电源,120mm CPU 风扇通过穿孔侧板吸入空气,经过 APU 散热器的大型散热片,然后从后面板排出。如果用户希望增加一些正向气流,前面板磁性盖下还有一个 80mm 风扇的位置。

外壳面板是塑料材质,但通过易于解锁的卡扣牢固固定——只需卸下顶板的拇指螺丝,其他部分即可轻松手动解锁。装饰性的前面板通过磁性固定,其 21 块可互换的瓷砖可以轻松弹出,便于重新排列。在机箱内部,随附的 Torx 和 Philips 头螺丝刀足以安装 / 更换风扇、SSD 和主板。

在评测期间,Framework 的逐步更换主板指南尚未提供,但用户自行摸索并在不到一小时内从 385 更换为 395。这充分说明了台式机机箱设计的合理性和易用性:如果用户之前有过 PC 组装经验(即使像用户一样,上次组装电脑是在 2013 年),也能轻松上手。卸下固定主板和机箱框架顶轨的明显标记的螺丝非常简单。CPU 散热器甚至后部 I/O 屏蔽罩都固定在主板上,因此它们会一起拆下。唯一让用户犹豫的时刻是意识到安装在主板后部的 Wi-Fi 模块(需要从一个主板更换到另一个主板)需要新的导热垫,但幸运的是,用户从旧的 SSD 外壳中找到了一些备用导热垫。

用户首先在 Asus ROG Flow Z13 上测试了 Ryzen AI Max Plus 395 APU。这颗芯片向用户证明了集成显卡并非笑柄——它甚至能在 2.5K 游戏中表现出色。但那是在平板电脑上,而这是一台台式机,配备了 400W 电源和更好的散热,这使得它有所不同。Framework Desktop 的低端 385 芯片在性能上接近甚至超越了 ROG Flow Z13 的高端 395 芯片。尽管 Asus 在 Geekbench 和 Cinebench 等单核测试中仍然略胜一筹,但 Framework 的 385 和 395 芯片在《黑神话:悟空》和《赛博朋克 2077》等游戏基准测试中均超越了 ROG Flow 平板。

正文完
 0
admin-gah
版权声明:本文于2025-08-08转载自The Verge,共计2168字。
转载提示:此文章非本站原创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得转载授权。
评论(没有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