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490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2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最近 DeepSeek 推出的 R1 模型在 AI 股票市场掀起了轩然大波。一位从事投资的朋友上周向我诉苦,他的 ETF 组合突然遭遇重挫。这让我想起去年参加的一个投资论坛,当时就有专家提醒,尽管 AI 概念火热,但不同 ETF 的表现可能大相径庭。
DeepSeek 的技术突破确实令人意外。过去,人们普遍认为 AI 发展依赖于算力的堆砌,像英伟达这样的硬件巨头似乎稳赚不赔。然而,DeepSeek 的新模型大幅降低了计算需求,这让重仓硬件的基金措手不及。一位我认识的基金经理管理的 AIQ 基金却表现稳健,甚至吸引了新资金,显示出市场对 AI 长期发展的信心。
然而,重仓硬件的基金却遭遇重创。例如,AIS 和 TRFK 在一周内下跌了近 7%,英伟达更是暴跌 18%。相比之下,专注于软件的基金如 DAT 和 LRNZ 则表现良好,分别上涨了 3 -4%。特别是荷兰的 Elastic 公司,一周内涨幅高达 8%,显示出数据分析领域的强劲势头。
这次事件给我的最大启示是,投资 AI 不能仅凭概念,必须深入研究基金的持仓结构。正如我那位朋友所领悟的,理解为何某些 ETF 能抵御波动,而另一些则一蹶不振,关键在于 AI 领域的快速变化要求投资策略必须灵活应变。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