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92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最近,DeepSeek 这个 AI 新秀在科技圈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作为一个长期关注科技发展的观察者,我很少看到一个新晋玩家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引发如此大的连锁反应。记得去年 ChatGPT 横空出世时,大家还在惊叹 AI 的潜力,没想到短短一年后,DeepSeek 就用更低的成本和能耗刷新了我们的认知。
澳大利亚这边的情况挺有意思的。一些大公司像 Telstra 还在观望,坚持使用微软的 Copilot,而不少中小企业已经在蠢蠢欲动想要尝试 DeepSeek 了。我认识的一个做网络安全的朋友告诉我,最近他们公司接到的咨询电话都快打爆了,大家都在问:’ 这玩意儿到底安不安全?’
政府部门的反应也挺耐人寻味的。说实话,看到他们又在重复 TikTok 和华为的老套路,我都有点审美疲劳了。不过这次似乎有点不一样,至少 CyberCX 这样的专业机构已经提前发出了警告。我倒是觉得,与其一味地防范,不如好好想想怎么利用这个机会。
说到机会,DeepSeek 的崛起确实给了我们不少启发。你知道吗?他们团队里很多都是刚毕业的年轻人。这让我想起去年参加一个大学 AI 论坛时,看到那些本科生展示的项目,真的让人眼前一亮。澳大利亚的大学在 AI 研究方面确实有不少亮点,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也许是缺少像 DeepSeek 这样敢想敢干的创业氛围?
工业部长 Husic 最近的表态倒是挺务实的。他说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这话我认同。毕竟 AI 发展太快了,谁也不知道明天又会冒出什么新东西。不过话说回来,我们确实需要加快脚步了。看看美国、欧盟这些地方,人家都已经在制定明确的 AI 战略了。
说到战略,我觉得 DeepSeek 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不是他们的技术,而是他们的创新模式。他们证明了,即使没有最顶尖的硬件支持,只要有好的想法和执行力,一样可以做出世界级的产品。这让我想起以前采访过的一个本地创业者,他说:’ 在澳大利亚创业,最大的挑战不是技术,而是打破 ’ 我们做不到 ’ 的思维定式。’
总之,DeepSeek 的出现无疑给 AI 行业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至于澳大利亚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我觉得关键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我们敢不敢打破常规,像 DeepSeek 那样大胆创新。毕竟,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有时候最大的风险不是尝试新事物,而是固步自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