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84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2025 年 10 月 31 日,哥伦比亚大学生育中心的研究团队在《柳叶刀》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研究,报告了首例通过 AI 引导技术成功实现怀孕的案例。这项技术旨在帮助无精症患者,他们的精液中几乎或完全没有精子。
据统计,男性因素约占不孕不育夫妇的 40%,其中约 10-15% 的不育男性患有无精症。哥伦比亚大学生育中心主任 Zev Williams 博士指出:“精液样本看起来可能完全正常,但在显微镜下观察时,你会发现只是一片细胞碎片,没有可见的精子。许多因男性因素导致不孕的夫妇被告知他们几乎没有机会拥有自己的孩子。”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从睾丸中提取精子,但这一过程往往不成功,并可能导致血管问题、炎症或睾酮水平暂时下降。一些专业实验室会雇佣技术人员手动检查精液样本,这是一个漫长且昂贵的过程。
为解决这一难题,Williams 博士召集了一支由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组成的团队,开发了一种名为 STAR(精子追踪与回收)的新方法。该方法结合了高级成像技术、微流体和生殖内分泌学,用于识别和回收无精症患者中的稀有精子细胞。
STAR 方法采用高功率成像技术扫描无精症患者的精液样本,在一小时内拍摄超过 800 万张图像。AI 用于识别样本中的精子细胞,带有微小毛发状通道的微流体芯片分离出含有精子细胞的精液样本部分。在几毫秒内,机器人轻轻地取出精子细胞,以便用于创建胚胎或冷冻储存以备将来使用。
在首次临床应用中,STAR 在一名近 20 年来一直尝试组建家庭的患者身上进行了测试。该患者提供了 3.5 毫升的精液样本。在大约两小时内,STAR 扫描了 250 万张图像,识别出 2 个存活的精子细胞,随后用于创建两个胚胎并启动怀孕。
尽管基于一个案例,这些发现显示了该技术在帮助无精症患者克服长期障碍方面的可行性。Williams 博士强调:“你只需要一个健康的精子来创建一个胚胎。”
目前,哥伦比亚大学正在进行更大规模的临床研究,以评估 STAR 在更广泛患者群体中的有效性。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为无精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也为不孕不育治疗领域开辟了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