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86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随着生成式 AI 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导师正在挑战新加坡价值数十亿新元的补习行业。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开始转向 AI 驱动的学习工具,这些工具以更实惠和便捷的方式提供个性化辅导。然而,专家警告,AI 导师可能带来“捷径思维”的风险,同时也无法完全替代人类教师的启发和激励作用。
在新加坡,补习行业近年来持续增长。根据政府最新调查,2023 年新加坡家庭在补习上的支出达到 18 亿新元,高于 2018 年的 14 亿新元。面对这一趋势,AI 补习平台正试图通过更低的成本和随时可用的服务来吸引用户。例如,Tutorly 平台每月收费 49 新元,提供无限制访问历年试卷和个性化辅导,而 WizzTutor 则以每天约 2 新元的价格提供数学补习服务。
这些平台的创始人表示,他们的目标是为无法负担传统补习的学生提供支持,同时通过即时反馈和个性化练习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然而,新加坡国立大学的 Jonathan Sim 指出,AI 导师可能会在学生要求时直接提供答案,从而削弱学生的学习动力。他强调,真正的学习需要人类教师的参与,以设定背景并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
此外,国立教育学院的高级研究员 Wong Lung Hsiang 博士警告,过度依赖 AI 可能导致“微妙的认知萎缩”。当 AI 提供流畅的答案时,学生可能会停止练习分析、综合和独立判断等关键技能。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一些平台引入了家长监督功能,例如 WizzTutor 的仪表板,让父母可以跟踪孩子的学习情况。
尽管 AI 导师在便利性和成本上具有优势,但它们无法完全取代人类教师的角色。新加坡教育科技公司 Geniebook 的 CEO Neo Zhizhong 表示,技术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无法像人类教师那样通过简单的鼓励来激励学生。他认为,未来的教育模式将更多地融合在线和面对面服务,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
总的来说,AI 导师的崛起为新加坡教育行业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但也引发了对学习质量和学生动力的担忧。专家建议,家长和学生应谨慎使用这些工具,并将其视为学习的补充而非替代品。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在 AI 和人类教师之间找到平衡,将成为教育行业面临的重要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