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82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在医疗资源匮乏的非洲农村地区,人工智能(AI)技术正为宫颈癌筛查带来革命性变革。乌普萨拉大学、卡罗林斯卡学院和赫尔辛基大学的联合研究表明,AI 支持的诊断方法在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的农村医院展现出巨大潜力。
宫颈癌已成为全球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全球仅有三分之一的女性接受过筛查。这项研究为改善这一现状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研究团队在 3,000 名原本无法获得筛查的女性中进行了测试。通过采集宫颈细胞样本和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样本,利用 AI 进行快速分析,同时由病理学家进行复核。当地护士、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病理学家接受了系统培训,使这种方法得以整合到常规医疗保健中。
然而,AI 技术的应用也面临挑战。图像一致性是主要障碍之一,显微镜下样本的染色试剂和细胞颜色在不同国家和批次间存在差异,影响了 AI 分析的准确性。此外,电力供应不稳定和试剂质量差异也限制了测试的快速进行。
研究还发现,后续护理存在困难。部分患者在检测出异常后未能及时接受治疗,凸显了提高患者意识和完善随访机制的重要性。
尽管如此,这项研究为 AI 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迈出了重要一步。卡罗林斯卡学院的 Johan Lundin 教授指出,AI 技术使得原本依赖高度训练专家的诊断方法得以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普及。
该研究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提高了当地对筛查重要性的认识。当女性看到可靠的医疗保健服务并实际获得帮助时,寻求护理的门槛降低,这不仅有助于健康,也促进了社会参与。
这项创新性研究由乌普萨拉大学、赫尔辛基大学的芬兰分子医学研究所(FIMM)和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合作进行,肯尼亚夸勒县的 Kinondo Kwetu 医院和坦桑尼亚的 Muhimbili 健康与联合科学大学(MUHAS)作为关键临床合作伙伴参与其中。
研究表明,虽然 AI 技术为宫颈癌筛查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但要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在人员培训、设备投入和医疗系统建设等方面进行持续投资。这项研究为未来在更广泛的医疗保健计划和更多女性疾病中应用 AI 支持的诊断方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