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机器人模仿人类行为:全球竞赛与技术突破

2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722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2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在中国合肥的小学课堂上,学生们与名为“小安”的人形机器人互动,这一场景是全球 AI 机器人训练热潮的一个缩影。从印度小镇的毛巾折叠工人到科技巨头的研发实验室,一场关于如何让 AI 在物理世界中自如行动的竞赛正在展开。

在印度钦奈,28 岁的 Naveen Kumar 每天重复折叠手巾数百次,为初创公司 Objectways 生成用于训练 AI 的物理数据。他通过 GoPro 摄像机捕捉人类折叠手巾的第一人称视角视频,这些视频被标注后用于训练 AI 机器人理解并模仿人类的精细动作。

AI 机器人模仿人类行为:全球竞赛与技术突破

随着大型语言模型如 ChatGPT 在虚拟世界中的成功,科技公司正致力于让 AI 掌握物理世界的技能。特斯拉、波士顿动力和英伟达等公司正在竞相开发人形机器人,预计该市场在未来十年内将达到 380 亿美元。

获取物理世界的数据远比收集互联网信息更具挑战性。为此,一些公司采取了创新的方法。总部位于旧金山的 Micro1 支付人们佩戴智能眼镜,捕捉日常行为。而 Figure AI 则与房地产巨头 Brookfield 合作,从 10 万户家庭内部捕捉视频,以教人形机器人如何在人类空间中移动。

尽管训练过程充满挑战,但进展是显著的。Objectways 的创始人 Ravi Shankar 表示,他的公司最近开始标注来自更先进人形机器人的视频,帮助训练它们分类和折叠混合的手巾和衣物。虽然机器人有时会犯错,但它们正在快速学习。

这场竞赛不仅关乎技术突破,也引发了关于未来工作场景的讨论。一些人担心机器人将取代人类工作,而乐观主义者则认为,先进的机器人将把人类从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人们有更多时间专注于更有意义的工作。

随着 AI 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正站在一个新时代的门槛上。这场竞赛的最终结果,将深刻影响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

正文完
 0
admin-gah
版权声明:本文于2025-11-03转载自Los Angeles Times,共计722字。
转载提示:此文章非本站原创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得转载授权。
评论(没有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