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IT基础设施的挑战与机遇:从云计算到混合多云

56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680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2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最近和几个 IT 圈的朋友聊天,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话题:AI 时代的 IT 基础设施该怎么搞。说实话,这个话题让我想起了当年云计算刚兴起时的场景 – 大家都在摸索,但谁也不敢掉队。

Sean Donahue 的比喻很有意思,他说现在的 IT 基础设施就像 1949 年的老爷车,虽然还能开,但确实跟不上时代了。我深有同感。记得去年我们公司尝试部署一个 AI 项目时,光是数据预处理就把服务器折腾得够呛。那种感觉,就像用老式打字机写代码,虽然也能用,但效率实在感人。

AI 时代 IT 基础设施的挑战与机遇:从云计算到混合多云

说到 AI 基础设施,我觉得最大的挑战不是技术本身,而是如何平衡成本和收益。就像 Rajiv Ramaswami 说的,AI 确实烧钱,但更烧钱的是没有规划就盲目上马。我见过一些公司,花大价钱买了最先进的 GPU 集群,结果发现根本用不上那么高的算力,最后只能当摆设。

说到混合多云,这确实是个趋势。去年我们公司就经历了从单一云平台到混合云的转型。说实话,这个过程并不轻松,但确实带来了不少好处。比如,我们可以把敏感数据放在私有云,把需要大规模计算的任务放到公有云,既保证了安全性,又提高了效率。

说到 GPT-in-a-Box,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有趣的经历。上个月我们团队尝试部署一个类似的解决方案,结果发现配置过程比想象中复杂得多。虽然最终成功了,但整个过程确实让人意识到,AI 基础设施不是简单的 ” 即插即用 ”,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总的来说,我觉得 AI 时代的 IT 基础设施就像是在建造一座未来之城。我们不仅要考虑当下的需求,还要为未来的发展预留空间。这确实是个挑战,但也是个令人兴奋的机会。毕竟,谁不想成为这场技术变革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呢?

正文完
 0
admin-gah
版权声明:本文于2025-01-06转载自Zdnet,共计680字。
转载提示:此文章非本站原创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得转载授权。
评论(没有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