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82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我最近用 AI 解开了困扰我多年的家族谜题。这事儿还得从 2017 年说起,那时候我刚送走父母,心里空落落的,总觉得对家族历史了解得太少。于是我一口气把 DNA 样本寄给了三家检测公司,其中就有 Ancestry。
说实话,我从小就喜欢捣鼓家谱,翻箱倒柜找老照片、老信件,把各种线索拼凑成家族树。但这次可不一样,几周前突然冒出来一个 DNA 匹配者,让我既兴奋又困惑。我们共享大约 1% 的 DNA,按 Ancestry 的说法,大概是第三代表亲。有趣的是,这位表亲(姑且这么叫吧)居然用 ChatGPT 来研究我们的关系。
说实话,一开始我觉得这主意挺离谱的。但转念一想,为什么不试试呢?毕竟现在 AI 这么发达。于是我也跟着用 ChatGPT 分析我们的 DNA 数据。你知道吗,95cM 的共享 DNA 听起来不多,但足以说明我们确实有血缘关系。ChatGPT 帮我们理清了可能的家族关系,还画出了家谱图。虽然一开始它把曾曾祖父母的位置搞错了,但经过几次调整后,总算画对了。
最让我惊讶的是,ChatGPT 还能根据我们的 DNA 数据推测共同祖先的生活年代。考虑到我外祖母家来自俄罗斯,AI 推测我们的共同祖先可能生活在 19 世纪中期的俄罗斯。说实话,看到这些分析结果时,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谁能想到,一个 AI 能帮我们追溯到 150 年前的祖先呢?
不过话说回来,用 AI 研究家谱确实需要谨慎。比如在分析过程中,我发现 ChatGPT 有时会把年代搞混,或者对某些专业术语理解不够准确。所以我现在都是把 AI 的分析结果当作参考,然后再去查证历史资料。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个有趣的事。你知道吗,我和这位表亲共享的 DNA 量,大概就相当于一个小回形针的重量。这么一想,还挺神奇的,对吧?就这么一点点遗传物质,把我们两个素未谋面的人联系在了一起。
总的来说,这次经历让我对 AI 在家谱研究中的应用有了新的认识。它确实能帮我们快速理清复杂的家族关系,但也不能完全依赖。毕竟,家谱研究最重要的还是那份对家族历史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