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731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2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一项最新的 MIT 研究揭示了一个令人警惕的事实:近 95% 的生成式 AI 项目未能实现盈利,仅有 5% 的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收入增长。尽管企业在 AI 领域投入了大量资金,许多公司仍难以展示出真正的生产力提升。这一现象引发了人们对当前 AI 繁荣可能像 1990 年代的互联网泡沫一样迅速崩溃的担忧。
近年来,大量资本涌入推动了 AI 热潮。2025 年,仅美国在 AI 领域的私人投资就达到了 1091 亿美元,推动了芯片生产和数据中心等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标普 500 指数的增长很大程度上与 AI 相关,尤其是像 NVIDIA 这样的公司,其股价因对 AI 潜力的乐观预期而大幅上涨。
然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出警告,称目前的估值与互联网泡沫破裂前的估值相似。当时,过度炒作的互联网公司因未能实现盈利而崩溃。如今的主要区别在于,大型科技公司正在从自身收益中资助 AI 的增长,而非依赖外部资本。
尽管如此,像 Ray Dalio 和 Sam Altman 这样的专家警告称,投机已经超过了真正的创新。如果 AI 泡沫破裂,可能会对美国经济产生严重影响,因为其增长严重依赖 AI 驱动的支出。AI 投资的急剧下降可能会减少财富,削减企业预算,减缓创新,甚至引发裁员,尤其是在科技密集的地区。
在全球范围内,AI 泡沫的破裂可能会削弱贸易和投资,尤其是在依赖技术出口的国家。印度正处于全球 AI 革命的关键阶段。虽然美国等发达国家在 AI 投资方面领先,但印度不断增长的技术领域使其成为未来的主要受益者。为了充分受益,印度必须采取稳定的政策和负责任的投资实践。
正如 Amara 定律所言,人们往往高估技术的短期影响,而低估其长期力量。虽然泡沫破裂可能会带来短期的痛苦,但如果通过谨慎的治理、扩大创新和可持续的投资来引导,AI 的长期效益可能会彻底改变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