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971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随着企业广泛采用新的 AI 工具,员工们对它们将如何改变职场感到既期待又担忧。AI 助手正在成为职场中的常见工具,企业希望通过自动化各种常规、耗时的任务来提高效率。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了员工愿意将这些系统的控制权交给它们的界限。
HR 软件平台 Workday 最近对全球近 3000 名企业领导者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尽管四分之三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愿意与 AI 助手合作,但只有 30% 的人表示他们愿意接受 AI 助手的指令。不到四分之一(24%)的人表示他们可以接受在没有直接人类监督的情况下在公司内部运行 AI 助手。
这项研究紧随斯坦福大学的一份报告,该报告同样显示,越来越多的职场专业人士开始信任 AI 助手,但仅限于处理琐碎任务。Workday 的调查还发现,员工与 AI 助手合作的次数越多,他们就越倾向于信任它们。Workday 在总结调查结果的报告中指出:“与 AI 助手的直接经验会建立信心。”然而,另一项最近的调查发现,过度使用 AI 可能会增加员工倦怠的风险。
尽管 Workday 调查中的绝大多数(90%)受访者认为使用 AI 助手可以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但其中许多人还担心,对这些系统的日益依赖会导致老板的要求增加、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削弱以及组织内人际互动的减少。
与斯坦福大学的研究相呼应,Workday 的调查发现,对 AI 助手的接受程度因工作类型而异:大多数受访者表示他们可以信任 AI 助手处理不太敏感的任务,如技能提升,但不能信任它们处理更高风险的任务,如招聘和监督法律事务。
Workday 的调查结果突显了许多职场中日益加剧的紧张局势:企业领导者热衷于采用 AI 助手和其他 AI 系统——主要是为了提高生产力,但在许多情况下,也是为了向客户表明他们正在跟上 AI 的持续热潮——即使他们的员工不得不接受与无面孔的算法分担部分工作职责的利弊。
在这种职场规范正在被积极改写的环境中,Workday 和其他公司试图将自己定位为顾问角色,帮助雇主理解并应对 AI 带来的变化。Workday 还利用了大范围采用 AI 助手的浪潮:在今年早些时候的年度开发者大会上,该公司推出了一个“开发者工具包”,以帮助企业客户组织和管理他们对各种 AI 助手的内部使用。这是软件公司在硅谷成为主要投资领域的一部分中建立利基的更广泛趋势的一部分。例如,亚马逊网络服务(AWS)最近推出了一个虚拟市场,客户可以在其中购买 AI 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