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功能到产品:苹果与AI的融合之路

177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112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是,在 2009 年——Dropbox 首次亮相两年后,苹果推出 iCloud 两年前——史蒂夫·乔布斯邀请 Dropbox 的联合创始人德鲁·休斯顿和阿拉什·费尔多西到库比蒂诺,向他们推销将公司卖给苹果的想法。乔布斯告诉他们,Dropbox 是“一个功能,不是一个产品”。

今天很容易忘记 Dropbox 当时是多么革命性的产品。在你的 Mac 上简单安装,砰,你就有了一個在所有使用的 Mac 之间同步的文件夹——自动、可靠且快速。当时 Dropbox 总部有一个大标语,简单地写着“它就那样工作”,他们确实实现了这一理想——在那个没有其他同步服务能做到的时代。当然,乔布斯试图说服休斯顿和费尔多西出售公司,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最终观点是错误的,即它是一个功能,而不是一个产品。一个极其有用的功能,但仍然只是一个功能。

在上周的 WWDC 之前,我一直在思考,同样的描述也适用于 LLM 生成式 AI。非常有用,有时甚至令人惊叹,但它们是功能。不是产品。或者至少不是广泛通用的产品。当然,聊天机器人是产品。人们为访问最好的聊天机器人或延长使用时间付费。但人们也为 Dropbox 付费。

聊天机器人可以很有用。有些人通过它们做出了惊人的工作。但它们类似于终端和命令行工具。大多数人并不这么想。

苹果上周发布的与苹果智能相关的并不是新产品,而是现有产品的新功能——一大堆新功能——由生成式 AI 驱动。Safari?现在更好了,有生成式 AI 页面摘要。消息?更有趣,有 Genmoji。笔记、邮件和页面(以及任何使用系统文本框架的其他应用)?现在更好了,内置了校对和重写工具。照片?甚至更好的记忆推荐,以及将照片自动分类到智能收藏中。Siri?那个令人沮丧的,像石头一样愚蠢的 Siri?也许,实际上,现在相当有用且相当聪明。这些不是新应用或新产品。它们是苹果制造的最常用、最重要的应用,定义苹果平台生态系统的核心应用,苹果正在使用生成式 AI 使它们变得更好、更有用——同时,在任何方面都没有使它们变得陌生。

在 WWDC 之前,我们对苹果的生成式 AI 战略有很多疑问。现在我们有了答案,一切都显得非常明显,而且大部分都很直接。首先,他们的模型几乎完全基于个人上下文,通过设备上的语义索引。大致上,这个设备上的语义索引可以被视为下一代 Spotlight。苹果专注于它在苹果设备上能做到的,而其他人做不到的事情,并没有真正试图与 ChatGPT 等竞争世界知识上下文。他们专注于独特的差异化,并避免商品化。

其次,他们既进行设备上的处理(对于较小 / 较简单的任务),也进行云处理(名为私有云计算)对于更复杂的任务。所有这些都是苹果自己的工作:模型、服务器(基于苹果芯片)、服务器上运行的整个软件堆栈,以及服务器所在的数。

正文完
 0
admin-gah
版权声明:本文于2024-06-25转载自Daringfireball.net,共计1127字。
转载提示:此文章非本站原创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得转载授权。
评论(没有评论)
验证码